工作變,你也得變
關于“工作”,最讓人震驚的背景知識是:盡管人類社會有10 萬年的漫長演化史,但工作這個詞在最近的400 年才剛剛出現。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,工作就是捕獵和采集。他們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,搜羅可以吃的植物,也打打獵物。終于,大約1.2 萬年前,人類學會了種植那些能吃的植物,也學會了豢養動物。于是,人們簡單地定居下來了,最終變成了農夫。但是就算定居的生活方式流行開來,絕大多數人仍然只做兩件事:要么種莊稼,要么當牧民,趕著牛羊到處遷徙放牧。邯鄲招聘
進入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后(大約在公元前3 000 年到公元前500 年),工作的種類也只增加了一點點。絕大多數人依舊當農夫,但鐵匠和冶煉工出現了,他們把銅熔煉成青銅;商販們長途跋涉,交易金屬和寶石;手工匠人制造兩輪戰車和船,職業戰士保護商人們的安全。到了古羅馬時期,工作選擇又多了一些,教士和抄寫員出現了,若是故意要偷換概念的話,奴隸也算。大約1 000 年前的中世紀時期,更多服務性質的工種出現了,比如醫生、記賬員、男仆、女傭、廚子、看管場地的、侍應生,甚至還有吟游詩人。
但隨著第一臺蒸汽機在1769 年被發明出來,這些我們賴以謀生的事情發生了空前的大變化;工業革命把如今我們熟知的“工作”二字推上了歷史舞臺。動力的來源迅速變成了燒煤的引擎,不再是牲畜;財富的迅速累積靠的是開工廠,而不是擁有土地。工廠主開始招人去操作機器,于是人們大批大批從鄉村涌入城市,這些工人沒有技術,也沒有差別。1860 年一家英國絲綢廠的薪水記錄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嶄新的工種:織布機清潔工、絡紗工、捻接工、紡織工,還有紗羅質檢員,但在工業革命催生的工作崗位中,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。工作種類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,嶄新的工種層出不窮,這些都是人們始料未及的。當然了,工人人數的劇增也催生了“經理”這個嶄新的階層。
20 世紀30 年代的時候,另一場變革出現了。美國作家厄普頓-辛克萊(Upton Sinclair )造出了一個新詞“白領”,來描述辦公室職員這個新興的階層。這些服務性質的崗位包括銷售員、營銷人員、財務、客服人員、公務員、教師等非體力勞動者。到了20 世紀50 年代中期,白領的人數超過了藍領和農民。而信息時代來臨之后,知識工作者的人數又超越了白領。
剛才我們快速地瀏覽了一下職業的發展史,數千年來,人類的工作種類屈指可數,但就在最近這一段時期,五花八門的崗位急速涌現。事實上,1950 年美國的人口普查數據列出了287 種工作崗位,可僅僅50 年之后,這個數字變成了543 ,凈增長了83% .
1967 年的影片《畢業生》(The Graduate)中,年輕的達斯汀-霍夫曼(Dustin Hoffman )飾演的本杰明-布拉多克對未來一片迷茫。經典的一幕中,麥圭爾先生主動給他提了些職業建議。
麥圭爾先生:我只告訴你兩個字—— 只有兩個字。本:好的,先生。麥圭爾先生:你在用心聽嗎? 本:嗯,我聽著呢。麥圭爾先生:塑料。本:你的意思是? 麥圭爾先生:塑料行業前景大好。認真考慮一下吧。
許多人認為,“塑料”這簡單的兩個字堪稱美國電影史上最著名的臺詞。
上一輩人昂首挺胸,自信滿滿地步入了職場。人們往往會選擇父輩所在的行業。他們認為,在一家好公司里謀個好職位,一輩子就有依靠了。大家擔心的是能否爬上公司的梯級,而不是這架梯子有朝一日會倒掉。在那個年代,無論行業的前景多么好,職業忠告都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兩個字,比如“塑料”?晌覀冊缫迅鎰e了那個年代。我們都不再認為,只要學會一門手藝、選定一個雇主,或者是鎖定一個行業,就等于有了鐵飯碗。一輩子只干一種工作,這是極少見的例外,而不是普適的準則。
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之前,小到一張名片,大到廣告招貼畫,都是由專門的排版公司來制作的。這些公司的員工有的負責印刷,有的負責拍攝、出片,就像出版業一樣?墒,個人電腦越來越便宜了,桌面出版軟件也出現了,于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,排版行業幾近沒落。專業的印刷技工本以為一輩子都不愁沒飯吃,卻發現自己得提前退休,而破產的工會也沒給他們留下多少東西。
在這個劇變的時代,你覺得下面這些人中誰的日子會更好過一點?是會使用排版機器的人,還是會做平面設計的人?是操作印刷機的人,還是賣印刷品的人?換句話說,是那些假定一切都不會變的人,還是那些天生就有好奇心,熱愛學習新事物,比如叫做“Mac ”的新玩意兒的人?
視覺藝術家雷蒙-埃洛扎(Raymon Elozua )在他自行出版的《失落的工作》(Lost Labor )中,展現了一幕幕震撼的工作編年史。在他的網站中,你可以看到一百多幅已經消失的工種的照片,其中包括橡膠回收工、制帽工、家禽脫毛工、冰塊搬運工等,不勝枚舉。
全心投入工作,并不意味著一心只顧著高興,卻忘記了當今商業社會的現實。外界的飛速變化意味著,真正的職業安全來自于積極主動地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,而不是假定只要作出一個正確的工作選擇, 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。我們不能把平息焦慮的責任一股腦全推給雇主,把自己的未來交給別人安排是危險的。如果行業變了,你必須也要跟著改變。有些技能改變起來會更容易些,我們會在后面的章節中深入探討不斷學習的重要性。但是,比不斷學習更重要的,就是要不斷地審視自己的職業道路、所在的行業和未來的可能性。
|